1999年,我高中畢業,全班62名同學,有一大半考上了大學,除了我們自身努力外,最應該感謝的,是我們的班主任曹老師,一個為學生鞠躬盡瘁的好老師,廢寢忘食給我們備課,又很耐心地輔導每一位同學,從不要我們感激他,甚至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們給他帶點家里種的南瓜紅薯,曹老師總是說:「以後不準這麼做,我可不想落下一個受賄的壞名聲。」
轉眼間,二十多年過去了,我們也都到了中年之際,而曹老師也已經年過古稀。
如今,我是一家小企業主,因為工作生活在省城,近些年很少回老家,在七年前把父母也接到身邊,平時除了工作,就是照顧家庭,也不怎麼社交,當然除了生意上必要的社交除外。
一個月前,班長劉曉棟打來電話:「張國強,問你個事,曹老師病了你知道嗎?」
當時劉曉棟打電話詢問老師生病這件事,我完全不知曉:「我不知道啊,曹老師怎麼了?」
「曹老師患癌了,肺癌,急需一筆手術費,我的意思是同學們每人捐點錢,畢竟曹老師待我們不薄,要不是曹老師辛苦付出三年,根本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你看我這個提議怎麼樣?」
對于劉曉棟的提議,我當然同意。
「你是班長,這件事你來發起,我全力支持。」
得到我的應許後,劉曉棟馬上就準備這件事,第二天晚上十點多的時候,高中同學群發了一條消息,簡而言之就是曹老師生病了,大家盡心盡力,每人捐多少無所謂,大家得一點心意。
消息一發,同學們品頭論足,沉寂許久的高中同學群,這個時候熱鬧非凡,當然說話的也就是那麼幾個人,很多人依舊保持沉默。有同學開始懷念當初讀書時曹老師的點點滴滴,當然,也有人率先捐款200元,看著大家都很積極主動,我想最後再捐款,畢竟我和劉曉棟事先溝通過,等最後我和班長再捐款。
可誰能想到,班長率先發起的捐款,因為沒有做表率,很多人無動于衷,班長也知道自己這次沒有把事情做好,就說自己捐款一萬,可大家似乎失去了興致,熱鬧的同學群,又回到了安靜的狀態。
畢竟當時都凌晨一點了,我想很多人可能已經休息了,然而劉曉棟給我發來一條信息,是很多同學發給他的消息,裡面的內容不堪入目。
這個時候我明白,同學們對老師的恩情,怕是要忘卻了。
劉曉棟做了統計,全班62名同學,除了我和劉曉棟外,總共捐款4750元,劉曉棟很不解:明明班上有很多人生活過得不錯,為什麼在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會變得這麼摳?在這種事情上,不是看自己班長的面子,而是看班主任的面子,為何要自己作表率?
其實對于劉曉棟的不解,我反而成為那個最清醒的人,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從人性的角度去分析,很多人有從眾心理,作為班長的劉曉棟,卻沒有作出表率,大家心里肯定有意見。
但我覺得,劉曉棟沒必要做這個表率,不用多想,他是班長,肯定會比其他同學捐款多,畢竟劉曉棟的生活過得也不錯,常年包工程,也不差萬兒八千的。第二天一大早,有同學開始言語攻擊劉曉棟,劉曉棟也不為自己辯解,在他看來,同學們說什麼都無所謂,現在最主要的正事是解決曹老師手術費的問題,我多嘴了一句:「大家先不談別的,盡自己的能力,把曹老師的眼前困難解決了。」
可我沒想到的是,很多同學轉而批評我,說我不和大家站在一條線上,說我和班長劉曉棟當年關係就要好,此時又替班長解圍……
原本我就不怎麼喜歡在同學群聊天,經過此事,我憤怒退群。
不管怎樣,有同學捐款,我們就得把這筆錢送給曹老師,剛好那幾天公司事務少,我和劉曉棟約好時間見了個面,他說曹老師大概得十萬塊的手術費,意思看能不能和他一人出一半。
對于劉曉棟的提議,我沒有反對,原因還是在曹老師身上。
曹老師把我和劉曉棟當年管得最嚴格,在他看來,我們兩個的思維和格局要大于其他同學,以後肯定能有出息,甚至還給我和劉曉棟隔三差五地做肉包子,這種偏心,我和劉曉棟很感激,當然也不能告訴其他同學。
而劉曉棟確實有領導風范,不管是在高中時期還是在大學畢業後,一直都是鶴立雞群的狀態。
劉曉棟的心裡,曹老師如自己的父親般偉大,平時他回去,也都會去曹老師家裡拜訪,只是他這個人很低調,從不向同學們表達自己的情感,也喜歡默默地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就這樣,我和劉曉棟每人向老師捐款五萬元,曹老師的夫人吳燕子,也是我們的化學老師說什麼都不要,可我們也表達了自己的內心想法,這才收下。
通過這件事,我和劉曉棟也明白了同學們的心思。可吳老師卻給我們再次上了一課:
「你們在班級群裡說的話,我和曹老師都看到了,他們也都是大人了,有表達自己情緒的資格和理由,你們日子過得好了,但不代表所有人都像你們一樣能在大城市買房買車,尤其是你張國強,這麼大人了還耍脾氣,幹嗎要退出同學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很多人過得並不如意,要理解他人的難處,捐款這種事情本事就是自愿的,我們有退休金,平時也不怎麼花錢,你們捐款是心意,但我們收不收也是心意,只是看你站在哪種角度思考問題,要學會體諒別人,不能意氣用事,更不能瞧不起過得不好的同學,大家要互相團結,幫助。」
吳老師說完,示意讓我們把錢拿回去,說他們不能要這筆錢,自己能解決的事情,不會麻煩任何人,畢竟他們連自己的兒女都沒有讓幫忙。
我以為自己長大了,通過這件事才發現,原來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自以為是長大了,實則在很多事情的處理方式上,依舊比不上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