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很多人都喜歡拍照,把自己狀態最好的一面給記錄下來,但是一般大部分的人喜歡拍照,但是很少會有把照片洗出來的習慣,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朋友會把照片洗出來,然后擺在家里面。
不知道你有多久沒洗過照片了呢那些被我們備份起來的照片,我們還會經常拿出來翻翻看嗎?其實照片不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紀念,也是一種美好生活的象征。
但是我們俗話說:照片上不放,放了家不旺,這句話的含義到底是什麼呢?那麼我們在擺放照片的時候到底有什麼講究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老話說的照片三不放到底是哪三個地方。
第一個:不要放在空曠的位置
其實在清朝的時候,也就是相機剛剛出現的時候,清朝的人們很多都被嚇得驚慌失措,因為他們認為相機照相的時候咔嚓咔嚓的,這個咔嚓咔嚓的聲音會奪走人的靈魂,所以老一輩的人就認為照片代表的是人。
那麼如果我們把照片放在空曠的地方,也就是說,空曠的地方指的是我們家里面沒有什麼傢俱空蕩蕩的,也沒有什麼過多的裝飾品,所以老人們就認為,如果把照片放在這樣的地方就會有一種孤獨感,而且是無依無靠的感覺。
因為我們過去其實有很多的老人都會有一種習慣,喜歡把照片放在書桌下面,的別是書桌的材質是木頭的,然后在書桌上面會放一個玻璃板,而且是厚的玻璃板,這時候很多朋友就會把照片壓在玻璃板下面,或者是也有人喜歡把照片放在玻璃相框里面,然后掛在墻上。
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很多朋友都喜歡把照片掛在墻上,這所謂的就是靠墻能帶來安全感,或者是依靠吧,因為有墻壁作為支撐,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的美好,照片掛在墻上,不僅讓照片有了依靠,而且還方便欣賞。
第二個地方:堂屋中央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里面堂屋的中央是不一份普通照片的,通常堂屋都是用來設立靈堂的地方,正對門口的墻上,通常都會擺放一些神靈的牌位,或者是已故長輩的照片或者是牌位,所以一般的照片肯定是不能放在這里的。
另外,明天還有一種說法,是說即將過世的親人照片,也不宜懸掛在堂屋的中央,因為老話說寧掛虎王不掛死像,古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容易讓活著的人經常看到是巨人的照片之后,容易陷入沉思,而且不利于走出悲傷的情緒。
第三個地方:門口玄關處
現在我們的裝修風格,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玄關,家家戶戶或大或小都有進門的地方放個鞋柜,或者是隨手放個鑰匙,但是可能有些人喜歡在玄關的地方擺上一些自己的小裝飾或者是照片。
其實老人們講這個地方是不太適合掛照片的,因為我們進門的第一眼,就是先看到這個地方,如果說過于突兀的照片,可能會讓人感覺到不是很舒服,特別是那種尺寸很大很突出的照片,會讓人感覺很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