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盧梭說過:「家庭生活的樂趣,是抵抗壞風氣的毒害的最好良藥。」
家就像一個避風港,把外面的風雨避開了,用溫暖和愛去化解人生的憂傷。
可惜,有的家庭卻把日子過反了。
父母和子女之間,出現了以下幾種情況,說明愛變成了「傷害」。
01
第一種情況:父母的關愛,讓子女非常難受,恨不得要逃離。
愛就像銅墻鐵壁,把子女包裹其中。說好一點,是保護,說穿了,是「囚牢」。
很多父母,有控制欲太強的表現,而他們自己,渾然不覺。就像一群魚在水中,絲毫不覺得水中也有淚水,有一條受傷的魚。
很多父母在 抱怨,遇到不聽話的孩子,真的傷透腦筋了。父母安排孩子去上美術,孩子要去學奧數;父母想孩子去大城市發展,孩子卻向往農村。
父母知道:「三歲看到老。
」如果引導孩子的言行,失敗了,那就徹底失望了。父母沒有反思,孩子為什麼不聽話?我認為,孩子反駁有三種:習慣性語言反駁;針對性反駁;用行動反駁。
當子女還小的時候,他只是覺得自己的想法沒有得到滿足,于是脫口就反駁幾句。如果父母反復提出某種要求,他積極地反駁,說明他對此已經忍耐了很久了;當子女不說一句話,卻使勁逃離家庭時,那麼父母的關愛,都「無效」了。
知乎上,網友「sole」例舉了很多個要逃離父母的原因。
他上六年級的時候,家里決定對他進行「窮養」,一個星期的零花錢,只有一份早餐錢那麼多。
他忍不住誘惑,去買了辣條。又夢想著要買一部手機。鬼使神差,他就順手拿走了父母的兩百塊錢。
東窗事發后,父母輪流訓斥他,并且對周圍的人、同學老師們說,這是偷錢的人。
試想一下,一個六年級的孩子,對于「窮養」是沒有什麼概念的。可是父母卻認為,窮養的孩子,能吃苦,能懂事。
并不是所有的愛,都會被理解。如果愛不被理解,那就說明愛的方式有問題。
類似的情況,也會出現在成年子女身上。
比方說,女兒找了對象,然后失戀了。父母隨口就說:「不就是少了一個朋友,哭啥?再去找一個,得了。」父母壓根不知道,女兒的心里有多痛苦。
很喜歡一句話:「只要小樹不長歪,長點枝丫沒問題。」
如果孩子的人生軌跡,不是走邪道,那麼父母就應該尊重,而是去控制。否則,父母的愛,會逼走孩子。
02
第二種情況:父母不顧一切地幫助子女成家立業,可這些不是子女想要的。
作為父母,多半希望子女在家鄉附近工作,頂多就走到省城。
可是孩子卻想,要漂洋過海去看看,要去天南地北闖一闖。這樣的觀念,讓很多父母頭痛,讓很多孩子難堪。
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孩子會答應父母,就在某個范圍內工作。畢竟,孝順父母,是成年人的責任。
我的老鄉老李,某醫學院畢業,在學校是拔尖的人。畢業時,大部分同學去了南方的醫院謀職。老李回到家鄉,按照父母的安排,參加考公。
老李的父親是某局長,母親是某主任,都是體制內的人,生活的優越感很強。
可悲的是,老李連續五年參加考公,都沒有如愿以償。
父親很著急,提著禮物去找了老上司,又和某公司的熟人吃飯。折騰了幾個月,把老李安排到一家大公司做醫務室人員。
工作有了,但是清閑得令人發慌,工資少得可憐。
當老李在公司熬了三年后,毅然離開家鄉,去了外地謀生。父母哭喊著:「你這個孩子,怎麼如此不領情。」
父母為子女的工作和小家庭,動用了所有的人脈資源,還放下了臉面。也花了不少錢,但是子女不珍惜,反而覺定父母在做道德綁架的事情。
老舍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必須像一座山,既滿生著芳草香花,又有極堅強的石頭。」
父母是子女的靠山,但是這座山,除了堅強之外,還有溫柔的一面。否則,這座山,就變得冷冰冰了,毫無溫度,子女會覺得害怕。
03
第三種情況:子女長期陪伴父母,一步一步掏空父母的積蓄,占有父母的房產。
俗話說:「父母和子女走得太近,就是一場災難。」
兩代人的思想觀念、生活習慣、社交圈子等,都不一樣。因而會互相制約和打擾。
比方說,牙口不好的父母要吃軟綿綿的飯菜,成年的子女要吃干燥堅硬的飯菜,在餐桌上,矛盾就爆發了。
除了日常生活的矛盾,會隨著「近距離」而產生之外,經濟上的摩擦,更可怕。
有的子女,美其名曰,陪伴父母。其實他要買房子、車子,平時旅游,都要父母給錢。父母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子女比其他的年輕人混得差,因此只能「暗中幫助」。
也有一些子女,長期和父母相處,悄無聲息地把房產占有了。當父母要養老的時候,才發現子女不孝順。
父母花錢買來的「陪伴」
,其實是傷害了自己,不如不要。04
很喜歡一句話:「良好的家庭傳統有助于家庭成員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個友愛的、生氣勃勃的集體。」
父母和子女關系再好,也要學會尊重,而不是用愛去束縛。
如果你發現家里的愛,變成了傷害,應馬上做到三點:保持和親人的距離,不要過多干預對方的生活;堅持自己的目標,走自己的路;減少對親人的期待。
最好的愛,莫過于愛而不溺,親密有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