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台丑聞不斷,李玟生前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事情被不斷扒出,在娛樂圈引起軒然大波,多名藝人站出來為李玟發聲。
作為李玟的多年好友,70歲的甄妮更是憤怒異常,她不僅挑戰《好聲音》制作方,還點名劉德華、那英、那辛等人參與虐待李玟。
這種「內幕」一出,讓人震驚萬分,事實真相到底如何,各方又該如何善后?
最近,歌壇老藝人甄妮在社交平台發文,揭露了好聲音節目組欺壓歌壇后輩李玟的內幕真相。這也讓甄妮步入了風口浪尖,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甄妮首先指出,亞洲娛樂產業的中心已從香港和台灣轉移到內地。在港台參加綜藝,通告費只有幾千塊但在內地參加一檔綜藝,酬勞可以達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對于這件事情,甄妮直言不諱地批評道,謝霆鋒、王菲、那英、那辛等人與資本商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網。
而謝霆鋒能得到如此高的酬勞,就是因為和王菲、那英等人都是一條繩上的。既然關系如此密切,薪酬自然就可以隨意給,不必考慮實力和價值。
這番話外界解讀為甄妮在質疑謝霆鋒擔任導師的資格,以及他的薪酬是否合理。但甄妮的重點似乎在于這檔節目運作的根本不是看重實力而是看重人際關系。
無論是導師還是學員,都必須與資本大佬和平台高層建立良好關系才能獲得機會,然后對方還回憶起90年代初她在廣州開演唱會時的一段往事。
一個江湖大哥帶來一個在酒吧駐唱的小姑娘,自稱是「末代格格」。當時甄妮沒放在心上,但現在想來,這很可能就是後來紅極一時的滿清后裔那英。
那英和妹妹那辛從夜店駐唱一躍成為大紅大紫的《好聲音》導師,可以說也是「挺能混」。
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娛樂圈的潛規則沒有背景和關系很難成功對方還曾說有一位所謂的粉絲
曾用粵語臟話罵了她十多分鐘。而這位自稱劉德華的粉絲之前剛參加過《好聲音》,很可能是對甄妮批評該節目不滿所以憤怒辱罵。在此之后對方還把戰火擴大到了華仔身上,認為是對方帶了錯誤引導力才導致了其粉絲如此猖狂。
可以說,甄妮的這番揭秘直接觸碰了娛樂圈的敏感神經,牽出了一連串的人物關系網。這也讓人反思究竟是什麼力量在推動著名利場的運轉。
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在于甄妮對好友李玟的失望和憤懣。畢竟李玟生前曾向甄妮傾訴, 希望通過《好聲音》這個平台改變人生,實現自己的夢想。
但結果卻是因為節目組的刻意安排和剪輯,李玟在舞台上失聲哭訴遭受強烈謾罵。甄妮認為自己的姐妹死于節目組的欺壓,所以她義憤填膺,揭露節目的黑幕,希望給她一個公道。
事實上,這件事背后還透露出娛樂圈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那就是江湖文化與資本力量的失衡發展。
一些根本不懂唱歌的富二代可以憑借關系占據導師位置,而真正有實力的選手反而成為制作方牟利的犧牲品。
這種畸形的文化生態 在疫情沖擊下更加脆弱。許多行業面臨轉型,但娛樂圈的潛規則和不正之風仍難以革新。
甄妮的吶喊聲是對這個久疾的控訴,也是業內提高標準、回歸正軌的一個重要的信號。或許有很多人都不了解甄妮,但老一輩的家長們一定聽過她唱的歌。
曾經的一代歌后再次復出,71歲的甄妮站在舞台中央她抬頭望著四周,這里曾經是她最熟悉不過的地方。
多少次她站在這片舞台上,用歌聲打動著每一位聽眾的心。
多少次台下的掌聲和尖叫聲響徹整個會場,粉絲們為她的精彩演出而狂熱。可惜時過境遷,這里已經不是她記憶中的模樣。舞台設備更新換代,燈光閃爍,一切都在提醒著她歲月不會停留。
她不再是當年人氣最旺的歌后,聽眾席上明顯換了一批又一批的面孔。甄妮深吸了一口氣,開始了這場「復出」演唱會。
不過她仍然選擇重唱那些經典老歌,想喚醒聽眾們對過去的記憶。但台下反應冷淡,沒有太多人為她鼓掌、尖叫。
雖然舞台上她依然堅持唱完全曲, 可心中卻泛起一絲苦澀。
畢竟這些年她幾乎退出娛樂圈,過著低調的生活。偶爾有媒體找上門采訪也只是問起她的過去。
所有人仿佛都認為她的舞台已經成為歷史,鮮少有人關注她現在在做什麼。其實除了她的仗義發聲之外,大家更關心的還是她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往事......
24歲那年,甄妮與當時29歲的武打明星傅聲相愛結婚。事實上,甄妮也曾經是一位風靡華語樂壇的歌后,自小混血兒的她長得像個洋娃娃,受到無數人的追捧。傅聲對她更是關懷備至。
可此時的甄妮卻因為多次流產而處于焦慮狀態,但盡管如此傅聲還是盡心照顧想讓妻子開心些。
1983年傅聲生日那天,甄妮送了一輛心愛的保時捷做禮物。誰知道不久后,傅聲因為讓哥哥代駕這輛車出差而發生交通事故去世,年僅29歲。
甄妮悲痛欲絕深陷抑郁中,并且多次試圖自盡。4年后,她利用傅聲冷凍保存的精子生下他們的孩子,開始了單親媽媽的生活。
40多年來,甄妮再也沒有結婚,用一生守著對愛人的誓言。她曾6次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是繼鄧麗君后第二位金鐘獎最佳女歌手,與徐小鳳齊名,是華語樂壇第一批天后級巨星。
如今70歲的甄妮,依然關心后輩歌手的成長。她見證李玟在綜藝節目中被欺負,不懼輿論反彈,發聲18次批評制作方「欠缺良知」。
她曾斥責謝霆鋒王菲失去對音樂的熱情,也曾怒罵鄧紫棋沒有教養,讓很多大咖級歌手都不敢反駁。
一個善良溫柔的女子,可以為愛付出一生,也可以在必要時挺身而出,捍衛他人。甄妮用自己的人生踐行了「溫柔恒久,真愛不變」,甚至是在多年后提起這段婚姻甄妮依然淚如雨下。
那麼,她又是如何從一個普通女孩,蛻變成一代傳奇呢?
1953年甄妮生于一個東西文化交匯的家庭,她的母親具有典型的東方美麗端莊,來自上海灘的名門望族,而她的父親具有西方人典型的深邃五官,是一名來自奧地利的建筑師,甄妮的祖母則具有南歐血統的熱情奔放。
三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基因交匯,孕育出了一個獨特的女孩。其自幼便表現出非凡的音樂天賦,但她的父母都希望她能遵循家族傳統,學業為重。
在其17歲那年一個
偶然的機會,甄妮被一位從台灣來的星探發現,她一雙明亮的秋水眸子和天籟般的嗓音令星探看到了商業價值,于是甄妮被直接帶去台灣出道,推出個人首張專輯《心湖》。這張專輯一經發行便掀起了熱潮,原本只想體驗生活的甄妮也不得不選擇投身演藝事業。在20世紀70年代,正是華語樂壇最輝煌的年代,台灣、香港兩地眾多歌手鼎足而立。
直到1978年,甄妮來到香港發展,其很快便以驚人的天賦和努力在歌壇嶄露頭角。從1978年到1986年間,她6次奪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與同時期的知名歌手鄧麗君并稱「雙子星」。
甄妮共發行了130多張個人專輯,累計銷量高達3000萬張,在亞洲樂壇位列前茅。
盡管時間已經來到了2023年,但每逢甄妮的經典金曲響起,依然能夠帶動無數樂迷跟唱,由此可見她歌者天后地位非同凡響。
歲月荏苒,彈指之間,甄妮已年過古稀。她早已退出娛樂圈,過上了隱居深山的生活。偶爾會在好友的忌日現身致哀,為這個圈子的不公義振臂高呼。
每每這個時候,人們才會想起,曾幾何時,歌壇也有過這麼一位傳奇的女子,她一生風風雨雨,愛恨情仇,唱盡人生百相。
甄妮老師的言論,讓我們看到娛樂圈的復雜性和不公。但關注個人利益的背后,還存在更深層的系統性問題。
我們需要在商業與藝術、努力與機遇之間尋找平衡。這其中也并非非黑即白。
身為觀眾還需保持寬容、理性的態度,多角度思考每一方的困境。這些爭議背后也許暗示著整個社會發展的癥結。
對于娛樂圈中一些烏煙瘴氣的行為,社會確實還需不斷反思,在變革中找尋出路。但無論如何,現在的「小藍台」因為李玟的錄音已經算是被沖上了風頭浪尖。其在業內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但這能怪誰呢?不過是其咎由自取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