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雨果說:「人的智慧掌握著三把鑰匙,一把開啟數字,一把開啟字母,一把開啟音符。知識、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數字和人生的關系真的很大,因為遇到一個好的數字,可以開心很久,甚至認為那是改變命運的前奏。
為了婚姻吉利,事業順利,很多人辦大事,會挑日子,尤其是結婚的日子,可謂是慎之又慎,誰都希望,從此夫妻白頭到老。
舍去迷信的做法,我們把以下幾個數字進行解讀,還真能悟到經驗夫妻感情的方法。
01
「一」:夫妻相伴,必講誠信,一諾一生。
才女卓文君,義無反顧地和司馬相如私奔,然后靠賣酒賺錢,供養司馬相如讀書。
當司馬相如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后,開始嫌棄糟糠之妻,還打算把茂陵女子納為妾。
為了逐漸斷絕夫妻關系,司馬相如寫下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卓文君收到信,很快就明白了——信中有一系列的數字,就是少了「億」。也就是說,從今往后,相見不如懷念,或者說把一切放在記憶里,忘了一切記憶。
想了一會,卓文君寫下幾封回信:一別之后,兩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司馬相如看到卓文君的信,馬上反省自己,從此舍了納妾的想法,夫妻要一條心,每人心中只有一個人。
太多的夫妻,在結婚的殿堂時,對著親戚朋友發誓,要一輩子相愛,不管生老病死。
可是他們後來忘記了承諾,各奔前程,甚至都失婚了。當初發誓有多狠,後來離別就有多狠心。
《道德經》里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大部分的人認為,一二三不是具體的事物和數量,只是表示「道」從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
結婚的過程,不也是如此?戀愛時,內心都很簡單,結婚之后,柴米油鹽貴,親情育兒持家工作都累積在一起了,從而越發復雜。
能領悟到婚姻真諦的人,也就扛住復雜的一切,記住簡單的誓言。
《淮南子》里有這樣的解釋:「二是陰陽,三是陰陽合和。」這就更能說明,夫妻相愛一生,就是陰陽調和的結果,正是夫妻搭配,干活不累。
02
「五」:夫妻相伴,勢均力敵,五五分成。
《說文》有言:「五,陰陽在天地之間交午也。」
也有古人說:「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在十個數字的中間,因此體現了平衡。五行缺什麼,就補充什麼,維持平衡。
因此,五,就能理解為夫妻內心、德智等,都是平衡的,能「半斤配八兩」。
在年輕人找對象的時候,父母會要求:一定要找門當戶對的人。
兩個人的原生家庭,經濟實力、地位都差不多,未來發展的前景也類似。因而誰都不吃虧,避免了窮小子找富家女;窮女人高攀人。
捫心自問,誰家都不愿意去「扶貧」別人,造成了找對象的規則。
事實上,門當戶對是一個概念,是動態的。夫妻結婚后,回頭看自己的原生家庭,差距就拉開了。土豪也許一夜之間就返貧了。
唯有夫妻一起努力,做勢均力敵的人,才能一直般配。
你在進步,我也落下;你混得好,我也不差。這樣一來,夫妻差不多在一個層次,能夠互相促進。
當然,夫妻一起創造了財富,養育了兒女,功勞也是平均取得的——軍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梁思成和林徽因,兩個人一起外出,在建筑行業做出了名堂。林徽因雖然瘦小,但是工作不亞于男子。
在經濟方面,梁思成的家庭,支持了林徽因上學;林徽因有了工作,又把工資投入到夫妻的建筑事業去。
蘇洵和妻子程夫人,一起讀書,教育兒子蘇軾蘇轍。為了一家人的崛起,程夫人任勞任怨,在家種地、紡織,承擔了大量的勞作和賺錢的壓力。
夫妻能互相幫忙,一起分享成果,白頭偕老的征兆就有了。
03
「九」:夫妻相伴,共度時艱,久久為功。
九最大的數字,意味著「極于九,皆指事也」。
任何事物,物極必反。當人生到了極致,夫妻感情到了極致,就是拐點到來了。
從生活本身,我們會發現,熬過「九九八十一難」,諸事可成。
要和誰結婚,不是一直享受對方帶來的幸福,而是一起承擔人生的低谷,熬過最苦的日子。
帶著享樂來的人,多半是拜金主義嚴重的人,不太靠譜。帶著吃苦而來的人,才靠譜。
若是一對夫妻,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將美好的德行堅守下去,方能成仁。美好,在于創造,在于堅守。
在我的身邊,很多老夫妻,都是一路苦過來,六七十歲的時候,才開始享福的。
我的三伯父,一輩子在農村,和三伯母一起,拉扯四個孩子長大。養豬、喂牛、放鴨子......點點滴滴的收入,把孩子送到學堂,送到城里生活。
夫妻過日子,一開始就準備「熬」,就對了。
04
莫言說:「千里姻緣一線牽,一生的情緣,都是天地湊合。」
夫妻相伴,是緣分使然,更是經營的結果。
把握數字「一」,一心一意過一生。
把握數字「五」,一半一半湊一生。
把握數字「九」,天長地久無窮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