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愛無能」的人在一起,是一場災難。你越靠近TA,他就越想要逃離;你對TA越好,他就越感覺到壓力很大;
無論你對TA付出了什麼,無論你擁有多少耐心和穩定的情緒,但在愛無能的人面前,一切都沒用。
你主動推進關系,他卻一點點后退,直到從你的視線中消失。
所有的真誠,手段,付出,套路,在愛無能的人面前,都是無效的。
他們自身,就像是「對一切的情感」免疫。
愛無能的人,身體里住著兩個自己:
一個是真實的,感性的;當你們相愛時,感性的部分會試著接近你,擁抱你。
另一個是理智的,冷漠的;站在上帝視角,俯視你們的感情,沒有任何情緒波動。
對于他們而言,很累;對于伴侶而言,他們更累。
-01愛無能的人,身上常見的4個特征
1、不敢去愛一個人
愛無能,并不意味著他失去了愛一個人的能力;相反,愛無能的人,一切感官,感受都是正常的。
他們會對異性產生好感,好奇心,產生愛意;但這種感情,更多是單方面的,被他們隱藏在內心深處。
想要讓他主動,比登天還難。
「我只敢遠遠地看著你,卻不敢走向你;我內心渴望跟你交流,但話到嘴邊又被我吞下去。」
這就是愛無能的人,內心真實寫照。
渴望愛,但最終又恐懼愛;間歇性渴望陪伴和愛情,持續性畏懼親密關系。
2、不會去愛一個人
愛無能的人,在感情里就像個新手小白;手忙腳亂,不知道該如何去回應愛。
伴侶對他好,他的下意識想法不是「我接受」,不是「我要給他同樣的愛」;而是,「他對我這麼好,我壓力太大了,我要逃走。」知道這樣是不好的,也想要去克服;但最終,內心的恐懼,對伴侶愛意的迷茫和冷漠,還是讓他們丟掉了這段感情。
3、不敢給出承諾,總是「臨時退縮」
比如說:
對于彼此相愛的情侶而言,總會給對方一些承諾。
「我一定要跟你結婚」
「我一定會對你好」
但是在愛無能的人眼里,他們從來都不會,也不敢給伴侶任何承諾;
因為他知道,自己或許無法兌現這種承諾。
每當感情進入新的階段,比如:同居,見家長,訂婚,結婚……
愛無能的人,下意識反應是逃跑。
就像影視劇中的名場面:臨近結婚當天,新郎或新娘忽然跑了。
4、在感情里很被動,跟異性會保持明確的距離
跟異性相處的過程中,愛無能的人會保持明確的「邊界感」;不允許異性太靠近自己,更不會單獨跟異性接觸。
他們從來都不會主動去追求別人,即使很喜歡;他總是等待對方主動,如果對方也不主動,那他就一直單著。
「你不主動的話,我也不會主動」
「我主動的話,對方會不會不回應我?」
-02愛無能,是如何形成的?
最主要的因素,有兩個。
第一:原生家庭因素
從小到大,沒有人教會他如何去愛,如何去回應,如何去經營關系。因為沒有感受過這樣的愛,所以遇到之后,有些手足無措;
因為不會去愛,所以遇到之后,下意識想要逃離。
第二:糟糕的回憶,被傷害后的應激反應
在過往的感情中,有過被傷害很深的經歷。
那種傷害,導致他們對親密關系產生了恐懼;一想到戀愛,就想起了糟糕的經歷,這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條件反射。
-03愛無能的人,該如何改變自己?
第一:記錄美好,發現優點
記錄美好:
試著去記下來生活中,讓你感覺到開心,滿足,幸福,期待,甜蜜的事情。
比如:
今天很開心,幫了別人一把,收獲了謝謝;今天很滿足,吃到了最喜歡的食物,還發了獎金。
記錄的目的,是增強你對于美好的感知力;讓所有的美好瞬間,去沖散你記憶中糟糕的經歷。
發現優點:
無論跟誰相處,試著去看看對方的優點,而不是只盯著對方的缺點。
對待感情也是如此。
優點,是一個人的上限;缺點,是一個人的下限。
如果你并沒有那麼討厭對方的缺點,那你就試著發現對方的優點。
第二:重塑愛情觀
如何重塑?
通過身邊感情狀態好的朋友,以他們為榜樣,學習他們經營感情的心得和方法;多跟積極向上的,有趣的,有價值的人相處;多看一些工具書,紀錄片,或者是與愛情有關的三觀正的電影。
這些都是重塑你愛情觀的方法。
只有你冷靜下來,才能去思考:「我想要什麼樣的感情?我需要什麼樣的人?我談戀愛結婚的底線是什麼?」
認識自己,然后再去重塑自己的感情觀。
也會有人問:「跟愛無能的伴侶在一起,該如何改變對方?」
只要記住3點:
需要大毅力,大決心,穩定的情緒;需要給對方安全感,適量的陪伴;需要有分寸感,給對方自由,而不是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