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年,無論多麼有能力,與這幾個人相處融洽,晚年無憂!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長大成人,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這一點。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
這個句子告訴我們,生命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生命存在時的品質。假如把人生分成三個板塊,掐掉最後一根,好日子其實並不長。
中年人是人生的分水嶺,在此之前,人人都必須努力奮鬥,以便在中年人之後積累財富。
人到中年,不管我們自己多有錢,都必須和這幾個人「拉關係」。因為你和這些人的關係,將決定你往後餘生及晚年生活的走向。
人到中年,不管多有錢,都必須要拉攏你的「伴侶」
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攜手相憶話夕陽。」
我們年輕的時候愛上一個人,從而和他們結婚,走向婚姻的殿堂,進而成家立業。這樣的行為,不僅是我們那個時候的天性選擇,更會影響我們的未來。
就像我們和「伴侶」之間的關係,應該說堪比血緣親情,而又超越血緣親情。
為何這麼說呢?因為你的老伴,她將會是你一輩子的戰友。當我們人到老年之時,就會明白,陪伴在我們身旁的人,並非是別人,正是我們的伴侶。
伴侶之間,更多是相融的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只有雙方都互相扶持,互相照顧,我們才能永遠地相伴下去,直到老去的那一天。
所以說,人到中年,不管你有沒有錢,都必須要對你的伴侶好一些。因為到最後,能守在你身邊,和你談心事的人,也許就只剩下他們了。
人到中年,不管多有錢,都必須要拉攏你的「孩子」
生活中,有句話特別現實,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
一個人,如果長久地病倒在床後,你會發現你的孩子會慢慢地離你而去,而你家中賢慧的妻子,也會與你愈發疏遠。
如此說來,我們除了要和伴侶搞好關係,還要和自己的「孩子」搞好關係。
很多時候,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往往就決定了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的,並非是單方付出的。
在日常的生活中,別總是過分為難自己的孩子,而是要給他們做個榜樣,教會他們懂得孝順尊敬父母。只有自己懂得以身作則,才能發揮好父母的榜樣作用。
人到中年,不管我們的處境怎樣,親子之間的關係都必須要和諧。因為在人生的後半場中,我們的孩子將會在我們生命裡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可或缺,也不能或缺。
人到中年,不管多有錢,都必須要拉攏你的「知己」
《戰國策》有言:「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每一個重情義的人,他們只要遇上了一個能懂自己的「知己」,其實就此生無憾了。
每一個夠長情的女子,只要她們能遇上那個心動的人,自然會打扮好出現在他們面前。
這麼說來,除了家人,我們這輩子最為需要的,就是擁有一個能懂自己心意,懂得我們言外之意的知己。
所謂「天下朋友千千萬,知己可數有幾人。」
人活一世,如果能遇到一個知己,其實就是上天對我們最大的恩賜了。因為古人在人生三大喜事中,就已然提及,他鄉遇故知。
人到中年,如果能遇上一個知己,相信我們的生活壓力會小一些,而且也能讓溫情融化人際關係中冷漠的堅冰。
所以說,和知己「拉關係」,這不僅是一種眼光,更是一種智慧。因為當我們年老之時,能有一個知己相伴,已然是人生值得了。
人到中年,不管多有錢,都必須要拉攏你「自己」
所謂「靠人人會跑,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在生活中,無論你依靠誰,無論你想憑藉誰的力量,這些都是不可靠的。
為何這麼說呢?因為生活是你的生活,就必須要由你自己去負責。而別人無論多有本事,都不可能白白地花精力來拉你一把。
人生路漫漫,能咬緊牙關走下去的人,能幫助我們的人,並非是別人,恰恰就是我們自身。很喜歡一句話:「人此生最需要討好的人,就是你自己。」
如果你對外人無感,那就少點和他們打交道;如果你對朋友無感,那就少點討好他們;如果你的中心是自我,那就不妨討好自己。
人活著,說句難聽點,那就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如果我們自己都靠不住,如果我們自己都活不好,又有誰會來拉我們一把呢?
人到中年,無論未來有多苦,都得握緊拳頭,咬著牙挺過去。因為這一生,能陪你到最後的人,只有你自己。以此,共勉。